彭义士歌

八十长者新城彭,一生好义不好名。 天历饥告江南氓,官家鬻爵令新行。 嗟哉我彭粟有盈,内粟不与官爵争。 岂惟内粟爵不争,民有乏逋我代庚。 乏力我又代民耕,民流过门给炊烹。 吁嗟尔民曷报彭,期以八百之长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历:元朝的年号,这里指代元朝时期。
  • (méng):古代指平民百姓。
  • 鬻爵:出卖官职。
  • (bū):欠债。
  • :偿还。
  • 炊烹:做饭。

翻译

八十岁的长者,新城的彭先生,一生喜好行善而不求名声。元朝天历年间,江南百姓遭遇饥荒,官府新颁布了卖官鬻爵的法令。可叹啊,我的彭先生家中粮食充裕,他不愿与官府争夺卖官的机会。不仅如此,他还愿意代替那些欠债的百姓偿还债务,甚至代替无力耕种的百姓耕作。当流民经过他家门口时,他还会供给他们食物。唉,你们这些百姓该如何报答彭先生呢?只能祈愿他享有八百岁的长寿。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新城彭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无私行为。在元朝天历年间的饥荒中,彭先生不仅不参与官府的卖官鬻爵,反而用自己的粮食帮助百姓,甚至代为偿还债务和耕作。他的善举体现了儒家“仁爱”的精神,不求回报,只愿百姓安康。诗中通过对比官府的贪婪与彭先生的慷慨,突出了彭先生的伟大。结尾的祈愿,表达了作者及百姓对彭先生的深深敬意和美好祝愿。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