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枵腹:空着肚子,饥饿。
- 谩临:随意模仿。
- 求米帖:指书法作品,这里可能指临摹书法。
- 学耕:学习农耕。
- 频勘:频繁查阅。
- 相牛经:关于养牛的书籍。
- 崚嶒: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比喻人的骨格坚硬。
- 骨相:指人的骨骼和相貌。
- 磊磈:形容胸怀宽广。
- 襟怀:胸怀,心胸。
- 鬓未星:指头发还没有变白。
- 密掩柴扉:紧紧关闭的柴门。
- 盘膝坐:盘腿坐着。
- 人非人是:指世俗的是非。
翻译
我生来就没有机会对着书灯学习,但我喜欢遇到人就感到亲切。 尽管饥饿,我还是随意模仿书法,学习农耕时频繁查阅养牛的书籍。 我有着坚硬的骨格和健康的身体,胸怀宽广,头发还未变白。 我紧紧关闭柴门,盘腿坐着,对于世俗的是非,我何必去听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杨公远虽然出身贫寒,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枵腹谩临求米帖,学耕频勘相牛经”展示了他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的情景。后两句“崚嶒骨相身长健,磊磈襟怀鬓未星”则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宽广胸怀。最后,诗人选择闭门谢客,专心于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干扰,体现了他的超然和独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