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窗小像

· 黄玠
著乌匼之短帽,曳碧绡之轻裾。若丹丘之孤鹤,骨既清而亦癯。 嗟尔童子,抱琴焉如。日月不可与留,归来兮乐吾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匼(wū kē):黑色的头巾。
  • :拖着。
  • 碧绡:绿色的薄绸。
  • (jū):衣襟。
  • 丹丘:神话中的仙山。
  • (qú):瘦。
  • :叹息。
  • 童子:年轻人。
  • 焉如:如何,怎样。
  • 与留:停留。

翻译

戴着黑色的短帽,拖着绿色薄绸的轻衣襟。像丹丘山上孤独的鹤,骨骼清瘦而高洁。 唉,你这年轻人,抱着琴又如何。日月不会停留,归来吧,享受我最初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瘦高洁的隐士形象,他戴着简单的黑色帽子,穿着轻盈的绿色衣裳,如同仙山上的孤鹤,超然物外。诗中通过“嗟尔童子,抱琴焉如”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叹息,暗示了世事无常,日月如梭,不应被外界所困,而应回归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