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祥甫南山篇

· 黄玠
南中有山何巑岏,崛起自是佳林峦。 不同躁者与物竞,长得幽人推户看。 乌皮旧几歙石砚,黄葛短衫湘竹冠。 此地烟霞足真赏,他家图画空美观。 尚怜䟤跋风尘下,俛首局促为盐官。 平生胸次故悠然,取琴囊中时一弹。 松头秀色近可挹,窗宇六月生苍寒。 便应许我分半榻,永矢弗谖歌考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耸尖锐。
  • 幽人:隐士。
  • 乌皮:黑色的皮革。
  • 歙石砚:歙县(今属安徽)出产的石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 黄葛:黄色的葛布。
  • 湘竹冠:用湘竹制作的帽子。
  • 䟤跋(bì bá):形容行走艰难。
  • 俛首(fǔ shǒu):低头。
  • 局促:狭小,不宽敞。
  • 盐官:管理盐务的官员。
  • 永矢弗谖(yǒng shǐ fú xuān):永远不忘。
  • 考槃(kǎo pán):古代的一种乐器,类似钟。

翻译

南边有一座山峰高耸尖锐,自然崛起,林木葱郁,景色优美。 不同于那些急躁的竞争者,这里只有隐士推开门户静静观赏。 黑色的皮革旧几上放着歙石砚,黄葛布制成的短衫,湘竹编的帽子。 此地的烟霞足以满足真正的欣赏,其他地方的图画不过是空有其表。 我仍然怜悯自己在风尘中艰难行走,低头局促地做着盐官。 平生心中总是悠然自得,取出琴来时常弹奏。 松树的秀美近在咫尺,可以欣赏,房间在六月里也生出苍凉之感。 便应该允许我分得半张榻,永远不忘在这里歌唱考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美景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南中有山何巑岏”一句,即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南山的高峻与幽静。随后通过对“幽人”、“乌皮旧几”、“歙石砚”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简朴与雅致。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在南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永远不忘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无限向往。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