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众仲提举

· 黄玠
吾闻泉南山水远更奇,三苏不得专蛾眉。天海云风发胸臆,波涛万丈倾雄辞。 越从江汉下南纪,却入箕尾乘东维。十年依光日月角,一官遂作文章师。 平生学问龟五总,小叩大撞无不知。东海书生双井客,思见君子瞻光仪。 君不闻龙泉干将自神物,铁花生涩埋尘黳。宁无华山赤土为我发光彩,一使变化凌空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比喻泉南山水之美。
  • 天海云风:形容自然景观的壮阔。
  • 雄辞:雄壮的言辞。
  • 南纪:指南方的纪山。
  • 箕尾:古代星宿名,这里指东方。
  • 东维:东方的维山。
  • 龟五总:古代传说中龟背上的五种纹理,象征博学多才。
  • 小叩大撞:比喻学问的深浅,小问题能引出大道理。
  • 光仪:光彩照人的仪表。
  • 龙泉干将:古代名剑,比喻才华横溢。
  • 铁花:指剑上的花纹。
  • 尘黳:尘埃和黑色,比喻被埋没。

翻译

我听说泉南的山水比蛾眉还要奇异,连三苏都未能独占其美。天海间的云风激发了我的胸怀,波涛万丈般倾泻出雄壮的言辞。 从江汉向南纪山下行,又转向东方,登上东维山。十年间,我如日月般照耀,如今一官半职,成为文章的老师。 我平生学问渊博,如同龟背上的五种纹理,无论小问题还是大道理,无所不知。东海的书生,双井的客人,都渴望见到你,瞻仰你的光彩仪表。 你没听说龙泉和干将这样的神剑,即使铁花生涩,被尘埃埋没,难道没有华山的赤土能为其发光彩,使其变化,凌空飞翔吗?

赏析

这首诗以泉南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才华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典故,如“三苏”、“天海云风”、“龙泉干将”等,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人的自比和期待,也透露出对个人成就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才华的无限渴望与追求。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