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行

瘦马青海种,新自流沙至。 市门顾不售,千金价无二。 肉骀大项领,疋帛可收致。 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 瘦马虽伶仃,毅有千里气。 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瘦马:指体质瘦弱的马。
  • 青海种:来自青海的马种。
  • 流沙:古代指沙漠地区。
  • 市门:市场的大门,这里指马市。
  • 不售:卖不出去。
  • 肉骀(tái):指劣马。
  • 大项领:指马的颈部粗大。
  • 疋帛:古代布帛的计量单位,这里指可以用布帛交换。
  • 收致:收买。
  • 伏枥:马厩,这里指马被关在马厩中。
  • 消远志:消磨了远行的志向。
  • 伶仃:孤独无依。
  • 毅有:坚定有。
  • 千里气:指有远行的潜力和气概。
  • 牙与青:指伯乐,古代著名的马评家。

翻译

瘦马是青海的品种,新近从流沙地区来到这里。在马市上它无人问津,即使出价千金也无人愿意购买。这匹劣马颈部粗大,本可以用布帛来交换。但它因天寒路远而忧愁,被关在马厩中消磨了远行的志向。尽管这匹瘦马孤独无依,它却坚定地拥有远行的气概。可惜世上没有像伯乐那样的人,这匹瘦马又能与谁一试身手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匹来自青海的瘦马,表达了对其遭遇的同情与对其潜力的认可。诗中,“瘦马”虽身处困境,却“毅有千里气”,展现了其不屈的精神。同时,通过对比“市门顾不售”与“千金价无二”,突显了世人对真正价值的忽视。结尾的“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更是对现实中缺乏识才之人的深刻讽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是对瘦马的赞歌,也是对人才被埋没的哀叹。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