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 (yè):拜访。
- 崖翁:指方吏部,即方回,字崖,元代文学家。
- 底事:何事,何以。
- 姓名香:名声远扬,如香气四溢。
- 照世:照耀世间,喻指影响深远。
- 葭坞 (jiā wù):芦苇丛生的水边地。
- 茧窝:指墓地,比喻死者安息之地。
- 埋玉:比喻埋葬才子。
- 黯斜阳:昏暗的夕阳,形容墓地的凄凉景象。
- 碑刊:刻在碑上的文字。
- 地记:地志,地方志。
- 甃蚀 (zhòu shí):砖石被侵蚀。
- 苔痕:苔藓的痕迹。
- 去后荒:离开后变得荒凉。
- 一炷炉薰:一炉香烟,指祭拜时焚香。
- 瞻敬:瞻仰致敬。
- 九回肠: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拜访秋崖先生方吏部的墓地,借用斗山的韵脚。
崖翁何以名声如此香远,他的文章照耀世间,如同日月之光。 芦苇丛生的水边地,留下了荷花上的晓露,墓地埋葬了才子,斜阳下显得凄凉。 碑上刻着他生前撰写的方志,砖石被侵蚀,苔藓的痕迹显露出墓地已荒凉。 祭拜时焚香,瞻仰致敬后,让人感到极度悲伤,心中纠结不已。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秋崖先生方吏部的深切怀念和敬仰。诗中,“崖翁底事姓名香”一句,既赞扬了方吏部的名声,又暗含对其文章的推崇。通过“葭坞留荷啼晓露,茧窝埋玉黯斜阳”的描绘,诗人将墓地的凄凉景象与方吏部的才情相结合,表达了对逝去才子的哀思。结尾的“一炷炉薰瞻敬罢,教人空结九回肠”则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无尽怀念和悲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