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又向客中过,忆著家山事若何。 未及扫松徒怅恨,偶因得句漫吟哦。 六旬身世忧怀少,九十春光阴雨多。 对景岂宜虚负却,把杯须拚醉颜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扫松:指扫墓时清理墓地周围的松树枝叶。
  • 怅恨:因失望或不满而感到悲伤。
  • 漫吟哦:随意地吟咏诗歌。
  • 九十春光:指春天,因为春天大约有九十天。
  • 阴雨多:指春天常常下雨。
  • 虚负:白白地错过。
  • 醉颜酡:形容醉酒后脸色红润。

翻译

清明时节,我又一次在异乡度过,心中回忆着故乡的种种事情。未能亲自去扫墓,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悲伤,偶尔得到一句诗句,便随意地吟咏起来。六十岁的我,忧虑的事情已经不多,但春天的时光却常常伴随着阴雨。面对这样的景色,不应该白白错过,应该举杯畅饮,直到醉意盎然,脸颊泛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未能扫墓的遗憾。诗中,“扫松”和“怅恨”两个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年龄与春天的时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饮酒自醉来排遣忧愁,展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清明抒怀之作。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