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班

雉子将雏虽两雌,麦田青青四月时。雉子班班上毛衣。 网罗一相失,误为囮所危。吁嗟尔为囮误,又忍为我媒。 我今谢尔死,岂忍须臾迟。两雉死同归,琴声鼓之为嗟咨。 英英鹴雌儿,百鸟不敢欺,只如燕燕傍人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雉子:小野鸡。
  • 将雏:带着幼鸟。
  • (é):诱捕鸟兽的陷阱。
  • :诱饵。
  • :告别。
  • 嗟咨:叹息。
  • 鹴雌儿:指美丽的雌鸟。

翻译

小野鸡带着幼鸟,虽然只有两只雌鸟,但在四月的麦田里,青青的麦苗映衬着它们。小野鸡们一个个地长出了羽毛。

一旦失去网罗的保护,就会被陷阱所危险。唉,你被陷阱误导,又怎能忍心成为我的诱饵。

我现在要与你告别而死,怎能忍心拖延片刻。两只野鸡死在一起,琴声响起,为之叹息。

美丽的雌鸟啊,百鸟都不敢欺负你,就像燕子依偎在人身边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小野鸡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弱小生命的同情与哀悼。诗中,“雉子将雏虽两雌”一句,既展现了小野鸡母子的温馨场景,又暗含了它们面临的生存挑战。后文通过“网罗一相失”和“吁嗟尔为囮误”等句,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最后,“两雉死同归”和“英英鹴雌儿”等句,则抒发了作者对这些无辜生命的深切哀悼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