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其一圣徵启
邗启沟,汴通河,河之王铠仗山积,血流波。前徒接战尽倒戈,二三主将弁峨峨。
输忠竭节心靡他,以彼取此类虞罗。由汴入泺入红螺,嗟政不纲可奈何,自底灭亡可奈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邗启沟:指邗沟,古代运河,位于今江苏省境内。
- 汴通河:指汴河,古代重要水道,流经今河南省。
- 铠仗:铠甲和兵器。
- 山积:堆积如山。
- 前徒:前方的士兵。
- 倒戈:背叛,转而攻击自己人。
- 二三主将:几位主要将领。
- 弁峨峨:指将领们戴着高高的帽子,形容其威严。
- 靡他:无他,没有其他选择。
- 虞罗:比喻陷阱或困难。
- 由汴入泺入红螺:指从汴河进入泺水,再进入红螺河,描述行军的路线。
- 不纲:失去控制,无法维持秩序。
- 自底灭亡:从内部崩溃导致灭亡。
翻译
邗沟开通,汴河流通,河上的王者铠甲和兵器堆积如山,血流成河。前方的士兵接战后纷纷倒戈,几位主要将领戴着高高的帽子。 他们只能尽忠竭力,别无选择,就像是从陷阱中取得胜利。从汴河进入泺水,再进入红螺河,感叹政治无法维持秩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灭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惨烈场景,通过“铠仗山积,血流波”等生动形象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诗中“前徒接战尽倒戈”一句,深刻揭示了战争中的背叛与混乱。后文通过描述行军路线和政治失序,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失职的批评。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动荡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