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战城南

昨日战羊逻堡,今日战牛皮航。王者有征而无战,胡为日日战血屠锋芒。 篁竹之丁娄鸱张,上山跳踉山鹿獐。将军马无昆号砚,安能为之陆相梁。 昨夜将军获生口,什什伍伍童及叟。问之半是良家儿,贼中驱来帕红首。 五花刽子牛头神,五十八人同斧斤。乌鸢飞来百成群,不得衔啄飞去野水滨。 乃知当街割啖人,须臾白骨堆成薪。于乎君王子民天地人,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呜呼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羊逻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牛皮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篁竹之丁:指生活在竹林中的丁族人。
  • 娄鸱张:形容丁族人的勇猛。
  • 上山跳踉:形容动作敏捷。
  • 山鹿獐:指山中的鹿和獐,比喻丁族人的生活环境。
  • 昆号砚:指将军的马没有好名字,砚指马名。
  • 陆相梁:比喻将军无法像梁山好汉那样成为英雄。
  • 生口:俘虏。
  • 什什伍伍:形容人多。
  • 童及叟:指俘虏中有儿童和老人。
  • 良家儿:指普通百姓家的孩子。
  • 帕红首:头巾,这里指被俘虏的人。
  • 五花刽子:指刽子手,执行死刑的人。
  • 牛头神:指刽子手的形象。
  • 五十八人:指被处死的人数。
  • 斧斤:斧头,这里指执行死刑的工具。
  • 乌鸢:乌鸦和鸢,食腐肉的鸟类。
  • 当街割啖人:在街上公开处决并食用人肉。
  • 白骨堆成薪:形容尸体堆积如山。
  • 君王子民:指君王和百姓。
  • 天地人:指天地间的万物。
  • 杀毒伤阳春:破坏了春天的生机。

翻译

昨天在羊逻堡战斗,今天在牛皮航战斗。王者只有征伐没有战斗,为何日日都要战斗,让鲜血和锋芒四溅。 生活在竹林中的丁族人勇猛无比,他们在山上敏捷跳跃,如同山中的鹿和獐。将军的马没有好名字,怎能像梁山好汉那样成为英雄。 昨夜将军俘获了许多俘虏,其中有儿童和老人。询问之下,发现他们大多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被贼人驱赶来,头上绑着红头巾。 刽子手们如同牛头神一般,五十八人同时被斧头处决。乌鸦和鸢飞来成群,却无法啄食,只能飞到野水滨。 于是知道当街割食人肉,转眼间白骨堆积如山。啊,君王和百姓,天地间的万物,怎能忍心让天地间的杀戮破坏春天的生机,唉,怎能忍心让天地间的杀戮破坏春天的生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无辜百姓的伤害,通过对战场和俘虏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无意义。诗中“王者有征而无战”一句,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无谓战争的批判。后文通过对俘虏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摧残。结尾的哀叹,表达了对生命和春天的珍视,以及对战争破坏自然和谐的悲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强烈,是对战争深刻反思的佳作。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