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京杂咏一百首

狼山山下晓风酸,掩面佳人半怯寒。 倚户殷勤唤尝粥,止宜倦客宿征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滦京:指元代的上都,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的滦河上游。
  • 狼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滦河的发源地之一。
  • 晓风酸:清晨的风带着寒意,使人感到刺骨的冷。
  • 掩面:用手遮住脸,形容寒冷或羞涩的样子。
  • 半怯寒:一半是因为寒冷而感到害怕。
  • 倚户:靠着门框。
  • 殷勤:热情而周到。
  • 尝粥:品尝粥,这里指喝粥。
  • 止宜:只适合。
  • 倦客:旅途劳累的人。
  • 宿征鞍:在旅途中过夜。

翻译

在狼山脚下,清晨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美丽的女子用手遮住脸,一半是因为寒冷而感到害怕。她热情地靠着门框,邀请疲惫的旅人进来喝粥,因为这里只适合旅途劳累的人过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狼山脚下的景象,通过女子掩面怯寒的动作和殷勤唤客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当地人的热情。诗中“晓风酸”和“半怯寒”生动地传达了清晨的寒冷,而“倚户殷勤唤尝粥”则体现了女子的热情好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旅途中的温情与艰辛。

杨允孚

元吉安吉水人,字和吉。顺帝时为尚食供奉官。撰《滦京杂咏》,凡山川物产、典章风俗,均以咏歌纪之。其避暑行幸之典,多史所未详,诗下自注,亦皆赅悉,为元典章风俗之重要参考资料。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