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京杂咏一百首

仙峡琴鸣水木多,别离见月奈愁何。 题名石壁辽金字,宿雨残风半灭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滦京:指元代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仙峡:形容山峡幽美,如仙境一般。
  • 琴鸣:比喻水声悦耳,如同琴音。
  • 水木:指水边的树木。
  • 别离:分别,离别。
  • 见月:看到月亮,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 奈愁何:如何排遣忧愁。
  • 题名:在石壁上刻写名字或诗句。
  • 辽金:指辽代和金代的文字。
  • 宿雨:昨夜的雨。
  • 残风:余风,指风力减弱。
  • 半灭磨:指石壁上的字迹因风雨侵蚀而变得模糊不清。

翻译

仙境般的峡谷中,水声悦耳,树木繁多, 离别之时,看到月亮,忧愁如何排遣。 在石壁上刻下辽金时代的文字, 昨夜的雨和余风,使得字迹半数模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诗中“仙峡琴鸣水木多”一句,以仙峡、琴鸣、水木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幽美宁静的自然画卷,为离别之情增添了几分超脱与哀愁。后两句则通过石壁题名和风雨侵蚀的描写,隐喻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杨允孚深沉的诗思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杨允孚

元吉安吉水人,字和吉。顺帝时为尚食供奉官。撰《滦京杂咏》,凡山川物产、典章风俗,均以咏歌纪之。其避暑行幸之典,多史所未详,诗下自注,亦皆赅悉,为元典章风俗之重要参考资料。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