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

过了重阳半月馀,菊花方见放东篱。 香清不减登山日,色好偏过泛酒时。 餐落英真成浪语,存荒径岂是虚辞。 生来宁耐风霜挫,晚节腾芳满世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隐居之地。
  • 餐落英:指食用菊花的花瓣,落英即落花。
  • 浪语:空话,不切实际的话。
  • 荒径:荒废的小路,常用来比喻隐居或不为人知的地方。
  • 虚辞:空洞的话,不真实的言辞。
  • 宁耐:宁愿忍受。
  • 风霜挫:风霜的摧残,比喻艰难困苦。
  • 晚节:晚年,这里指菊花的成熟期。
  • 腾芳:散发出香气,比喻名声远扬。

翻译

重阳节已过去半个月有余,菊花才在东边的篱笆旁绽放。它的香气依旧浓郁,不亚于登山赏菊的日子,花色也更加美丽,超越了泛酒赏菊的时光。说食用菊花的花瓣是空话,说菊花生长在荒废的小路上岂不是虚假的言辞。菊花生来宁愿忍受风霜的摧残,到了晚年,它的芬芳和名声才被世人所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菊花在重阳节后半月才缓缓开放的景象,通过对比菊花在不同场合下的香气和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菊花坚韧不拔、晚节可嘉的赞美。诗中“餐落英真成浪语,存荒径岂是虚辞”一句,既批判了世俗对菊花的误解,也突出了菊花不畏艰难、坚守本色的品质。最后两句“生来宁耐风霜挫,晚节腾芳满世知”更是对菊花晚节可嘉、名声远扬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作者对菊花高尚品格的敬仰。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