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韵

陡觉秋萧索,林端叶渐稀。 菊残堪作枕,荷老不成衣。 著句愁诗俗,持螯喜蟹肥。 晚来风色紧,吹起荻花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陡觉:突然感到。
  • 萧索:形容景色凄凉。
  • 林端:树林的顶端。
  • 菊残:菊花凋谢。
  • 堪作枕:足以用来做枕头,形容菊花瓣多且柔软。
  • 荷老:荷花凋谢。
  • 不成衣:不能用来做衣服,形容荷花瓣薄且易碎。
  • 著句:写作诗句。
  • 愁诗俗:担心诗句平庸无奇。
  • 持螯:拿着蟹钳,指吃螃蟹。
  • 喜蟹肥:喜欢螃蟹肥美。
  • 晚来:傍晚时分。
  • 风色紧:风势加大。
  • 荻花:一种植物的花,形状似芦苇。

翻译

突然感到秋天的凄凉,树林顶端的叶子渐渐稀少。 菊花凋谢了,花瓣多得足以用来做枕头;荷花也凋谢了,花瓣薄得不能用来做衣服。 写作诗句时,担心它们平庸无奇;吃螃蟹时,却喜欢螃蟹的肥美。 傍晚时分,风势加大,吹起了荻花四处飞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深秋的凄凉与诗人的闲适心情。诗中“菊残堪作枕,荷老不成衣”巧妙地运用比喻,既表达了菊花的丰盈与荷花的脆弱,又隐喻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后两句写诗人的日常生活,既有对诗艺的追求,又有对美食的享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结尾的“晚来风色紧,吹起荻花飞”则以景结情,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画面的生动。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