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四月二日与蒋桂轩伯仲诸友同泛震泽大小雷望洞庭之峰吹笛饮酒乘月而归盖不异老杜坡仙游渼陂赤壁也舟中各赋诗余赋二十韵为首唱
注释
- 乙酉: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蒋桂轩伯仲:指蒋桂轩的兄弟们。
- 震泽:即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
- 大小雷:指太湖中的两个岛屿,大雷山和小雷山。
- 洞庭:指太湖中的洞庭山。
- 吹笛饮酒:指在船上吹笛、饮酒。
- 渼陂: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赤壁: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附近,因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而著名。
- 摆阖:摇动、翻腾。
- 吴儿:指吴地的年轻人。
- 善泅:擅长游泳。
- 榜:划船。
- 棹讴:划船时唱的歌。
- 楼船:高大的船。
- 大雷不动小雷伏:形容湖面平静,大雷山和小雷山都显得静止不动。
- 银海:指湖面在阳光下的闪烁。
- 鱼龙百怪:比喻湖中的各种生物。
- 祓除:消除。
- 轻绡:轻薄的丝织品,比喻湖面的平静。
- 牙樯:象牙装饰的桅杆。
- 五两: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此处可能指船上的某种装饰。
- 陈渎村:地名。
- 挝鼓:敲鼓。
- 烧笋:烹饪竹笋。
- 彭城湾:地名。
- 采莼:采摘莼菜。
- 杨家浦:地名。
- 飓发:飓风起。
- 莫徭:古代南方的一种民族。
- 鲸浪:巨大的波浪。
- 蒲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海兽,此处比喻波浪。
- 长年:常年。
- 捩柁:转动舵。
- 好手:高手。
- 小腰:指船上的年轻人。
- 失箸:筷子掉落,形容惊慌。
- 寒毛:因恐惧而竖起的毛发。
- 羊叔子:古代人物,以勇猛著称。
- 老崖:指高耸的崖壁。
- 铁笛:铁制的笛子。
- 玉龙:比喻水流。
- 卷秋水:形容水流的汹涌。
- 拔剑拟斫:拔剑准备砍击。
- 生蛟鼍:活生生的蛟龙和鳄鱼。
- 哀乐:悲伤和快乐。
- 相半:各占一半。
- 神灵涉意:涉及神灵的意旨。
- 鸱夷: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 渔媪渔王:渔夫和渔妇。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习俗。
- 乡里小儿:乡村的孩子们。
- 《竹枝》:古代的一种民间舞蹈。
- 神童: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 铜狄:古代的一种舞蹈。
- 洞庭之峰:指洞庭山。
- 剖而食之:剖开食用。
- 弈叟:下棋的老人。
- 弱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无法承载物体。
- 天表流:天上的水流。
- 牛马走:比喻人的奔波劳碌。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边的湖泊。
- 挂席:指船只停泊。
- 从此首:从此开始。
翻译
乙酉年四月二日,我与蒋桂轩的兄弟们以及其他朋友一同在太湖中泛舟,经过大小雷山,远望洞庭山,我们在船上吹笛、饮酒,直到月亮升起才返回。这种游历的乐趣,不亚于古代诗人杜甫和苏轼在渼陂和赤壁的游玩。在船上,我们各自赋诗,我首先赋了二十首作为开篇。
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初现,连续几天都是风雨交加。太湖波涛汹涌,如同山峦起伏,但吴地的年轻人既擅长游泳也敢于划船。今天与昨天的气候大不相同,湖上既没有雨也没有风。我们在小施祠前唱起了划船歌,高大的楼船在水面上如同游龙一般。
大雷山和小雷山都显得静止不动,湖面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令人目眩。湖中的各种生物暂时被消除,湖面平静如同一幅幅轻薄的丝织品。象牙装饰的桅杆高高举起,我们在陈渎村中敲鼓经过。烹饪竹笋后,我们在彭城湾休息,采摘莼菜后又渡过了杨家浦。
突然,湖中飓风起,波浪如鲸鱼般汹涌,须臾之间,波浪如同蒲牢般咆哮。常年在湖上航行的船夫们都是高手,但年轻人在船上因惊慌而失手。蒋家的两位兄弟都是奇士,还有一位喜欢登高的羊叔子。老崖上的铁笛声响彻云霄,玉龙般的水流卷起秋水。
船头面对风浪,我们拔剑准备砍击,人生中的悲伤和快乐总是相伴而来,但我们不应该过多涉及神灵的意旨。传说中的鸱夷入海后无人认识,渔夫和渔妇在寒食节时相配。乡村的孩子们跳起了《竹枝》舞,请求神童跳铜狄舞。
我听说洞庭山上的橘子大如斗,剖开食用后,可以见到下棋的老人。弱水不隔天上的水流,只有我为何像牛马一样奔波劳碌,从太湖出发,从此开始我的旅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们在太湖中的游历经历,通过对比风雨与平静的湖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诗中融入了对古代文人的致敬,以及对人生哀乐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