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芦辞

枭徒而不成凤兮,芦种而成荻。此智者之操心兮,受降同乎受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āo):一种猛禽,常用来比喻凶猛或恶人。
  • :芦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 (dí):与芦苇相似的植物,常用来比喻平凡或低贱。
  • 智者:有智慧的人。
  • 操心:用心思考,费心。
  • 受降:接受投降,这里指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条件。
  • 受敌:面对敌人,这里指面对挑战或困难。

翻译

恶徒终究不能成为凤凰,芦苇的种子长出来也只是荻草。这是智者用心思考的结果,接受投降如同面对敌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枭”与“凤”、“芦”与“荻”的对比,表达了智者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诗中“枭徒”和“芦种”象征着那些本质恶劣或平凡的事物,无论如何变化,其本质难以改变。智者能够看透这一点,因此在面对外界的诱惑或压力时,能够保持清醒,不被表象所迷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这种智慧和坚定,使得智者在面对挑战时,即使是在接受投降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警惕,如同面对敌人一般,不放松对事物的判断和把握。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智慧和坚持的赞美。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