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蒙

一夜西郊春草生,草堂吹笛夜挑灯。 塞雁北飞千里雪,吴波绿泮五湖冰。 杜陵诗句花无赖,张绪风流柳不胜。 莫遣检书并看剑,自将鹅帖写溪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郊:城西的郊外。
  • 草堂:简陋的房屋,常指文人隐居的地方。
  • 挑灯:拨动灯芯使灯火明亮,常指夜间的活动。
  • 塞雁:指北方边塞的雁,常用来象征北方。
  • 吴波:指江南的水波。
  • :融化。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杜陵:指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
  • 无赖:此处意为调皮、可爱。
  • 张绪:南朝齐人,风流倜傥,此处用以形容柳树的柔美。
  • 鹅帖:指书法作品。
  • 溪藤:指用溪边藤条制成的纸。

翻译

一夜之间,城西的郊外春草茂盛,草堂中吹笛声在夜晚挑灯时响起。 北方的雁群飞过千里雪原向南迁徙,江南的水波中五湖的冰已经融化。 杜甫的诗句中,花儿显得调皮可爱,张绪的风流形象使柳树显得更加柔美。 不要再去翻阅书籍或观赏剑器,而是自己拿起笔来,在溪藤纸上书写书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诗人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春草、笛声、雁群、水波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引用杜甫的诗句和张绪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文化艺术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出不要沉溺于过去的书籍和武艺,而应该自己动手创作,体现了对个人创造力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文化艺术的执着追求。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