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

会稽嵇叔夜,才气浩不群。 平生癖于锻,馀好在琴尊。 不如一长啸,携琴学苏门。 可怜广陵散,奇弄今无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 嵇叔夜:即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音乐家,字叔夜。
  • 浩不群:形容才华出众,超群绝伦。
  • 癖于锻:有打铁的癖好。
  • 琴尊:指弹琴和饮酒。
  • 长啸:放声高歌。
  • 苏门:指苏门山,位于今河南辉县西北,嵇康曾在此隐居。
  • 广陵散:古代琴曲名,嵇康善弹此曲。
  • 奇弄:指高超的琴艺。

翻译

在会稽有一位名叫嵇叔夜的人,他的才气浩大,超群出众。他平生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打铁,但他更喜欢的还是弹琴和饮酒。他不如放声高歌,带着琴去苏门山学习。可惜的是,那首著名的琴曲《广陵散》,他那高超的琴艺如今已无人知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嵇康的描写,展现了他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诗中提到嵇康的“癖于锻”和“好在琴尊”,既表现了他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的艺术追求。最后两句对《广陵散》的提及,不仅表达了对嵇康琴艺的赞赏,也流露出对这一绝技失传的惋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嵇康的风采和作者的敬仰之情。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