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驽士:(nú shì) 指才能平庸的人。
- 无乃:(wú nǎi) 难道不是。
- 臧否:(zāng pǐ) 评价,评论。
- 排摈:(pái bìn) 排斥,摒弃。
- 公是:(gōng shì) 公正的评价。
翻译
汝南的许文休,在乱世中只是一个平庸之士。 他怎么敢接受诸葛亮的敬拜,应该受到刘备的轻视。 士人的评论推崇他,难道这不是失去了正确的评价吗? 由此可知,郡中的公曹,排斥他人也有公正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许文休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于士人评价标准的思考。诗中“驽士”一词直接点明了许文休的平庸,而“敢当诸葛拜,合受玄德鄙”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许文休与诸葛亮、刘备之间的差距。后两句则进一步探讨了士人评价的公正性,指出即使是被排斥的人,也可能有其公正之处,体现了作者对于公正评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