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股操

为母刲股,母啖而甘,母则不苦。母啖不甘,儿将以肉为脯。 儿肉幸鲜,儿心则腐。一死可救母兮,儿身以之。一脔之肉,儿安忍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割股操(gē gǔ cāo):古代一种孝道故事,指儿子为了救母亲而割下自己的股肉。

翻译

为了母亲,我割下了自己的股肉,母亲吃了觉得甘甜,母亲就不再感到痛苦。如果母亲吃了却不觉得甘甜,我就愿意用自己的肉来做成脯给她吃。虽然我的肉虽然新鲜,但我的心却已经腐烂。为了救母亲,我愿意献出我的生命,用我的身体来换取她的生命。但只是一块肉而已,我怎么能忍心说出这样的话呢。

赏析

这首《割股操》表达了孝道的至高境界,展现了儿子为了救母亲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精神。通过割股救母的故事,表现了孝顺的伟大和无私的情感。这首诗歌在表达孝道的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亲情、孝道的重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