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

吴江词赋客,谪戍自丁年。 泪渍松花月,愁深粟末烟。 东随射鱼部,北尽落雕天。 弟子多蒙古,人称教习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戍(zhé shù):古代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服兵役或劳役。
  • 松花:松花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
  • 粟末:指北方边疆地区,因种植粟(即谷子)而得名。
  • 射鱼部: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部落名称。
  • 落雕天:指边疆地区,意指天高鸟飞,雕落之地,形容边疆的荒凉。
  • 蒙古:指蒙古族人。
  • 教习:教授学问的人,这里指吴汉槎。

翻译

吴江的词赋才子,自丁年时被贬谪戍边。 他的泪水浸湿了松花江上的月光,深深的忧愁笼罩着粟末的烟云。 他向东随射鱼部而行,向北直至落雕天的边疆。 他的弟子多为蒙古族人,人们称赞他为贤能的教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吴汉槎被贬谪边疆的生活,通过“泪渍松花月,愁深粟末烟”等句,深刻表达了他的孤独与忧愁。诗中“东随射鱼部,北尽落雕天”展现了他的流放路线,而“弟子多蒙古,人称教习贤”则显示了他在边疆的文化影响和受人尊敬的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吴汉槎生平的深情回顾和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