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决谣

黄河口决数百里,会泗会淮势不止。 鱼鳖为人得几时,复为鱼鳖大湖里。 筑堤不用费金钱,天欲神州成大川。 陆沉但得蛟龙喜,不惜波涛百丈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堤决谣:古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一首诗。
  • (jué):指河堤决口,水流冲破堤坝。
  • (sì):指泗水,即今山东省的泗水。
  • (huái):指淮水,即今安徽省的淮河。
  • 鱼鳖(yú biē):指鱼和龟。
  • 神州(shén zhōu):指中国。
  • 陆沉(lù chén):指大地下沉。
  • 蛟龙(jiāo lóng):传说中的龙。

翻译

黄河口的堤坝决口长达数百里,水势汹涌,汇合泗水和淮水的力量不停止。鱼和龟何时能成为人类,又何时重新成为鱼和龟在大湖里游动。修筑堤坝并不需要花费金钱,若上天愿意,中国大地将变成一条大河。即使大地下沉,只要得到蛟龙的喜爱,也愿意冒着百丈高的波涛悬崖。

赏析

这首诗以黄河决口为背景,描绘了黄河水势汹涌,泗水和淮水汇合的壮观场面。诗人通过对鱼和龟的变化,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探索。诗中展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中国大地的祝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