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薛二

东西二樵山,有如日与月。相望不相知,梦魂常恍惚。 四百馀峰高复低,难将七十二峰齐。飞桥恨不长千丈,朝向东樵暮向西。 东樵四百三十二峰,西樵七十二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樵山:指山中伐木的人。
恍惚:形容心神不定,恍惚不定的状态。
飞桥:传说中连接天界和人间的桥梁。

翻译

寄给薛二
东西两座樵山,宛如太阳和月亮。彼此对望却互不了解,仿佛梦境中心神恍惚。
四百多座山峰高低不一,难以使七十二座山峰齐平。如同飞桥无法延伸千丈长,早晨面向东樵,傍晚则面向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西两座樵山的景象,以太阳和月亮来比喻它们的壮丽和神秘。诗人表达了对山峰之间高低不平的感叹,以及飞桥无法延伸的遗憾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