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蟹子

黎地香皆降,精惟一点凝。 血将红玉渗,气欲紫云蒸。 琢蟹千钱得,穿螯一缕胜。 侍人偷系臂,囊用小文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沉香蟹子:一种珍贵的香料,由沉香木制成,形状似蟹。
  • 黎地:指海南黎族地区,盛产沉香。
  • 香皆降:香气都沉淀下来。
  • 精惟一点凝:精华只凝聚在一点上。
  • 红玉:比喻沉香中的红色部分。
  • 紫云蒸:形容香气如紫云般蒸腾。
  • 琢蟹:雕刻成蟹形的沉香。
  • 穿螯:穿过蟹钳。
  • 侍人:侍从,仆人。
  • 系臂:系在手臂上。
  • 小文绫:细密花纹的绫罗。

翻译

在黎族地区,沉香的香气都沉淀下来,其精华只凝聚在一点上。 沉香中的红色部分像是红玉渗透,香气如紫云般蒸腾。 雕刻成蟹形的沉香价值千金,穿过蟹钳的一缕香气更是胜过一切。 侍从们偷偷地将它系在手臂上,用细密花纹的绫罗做成小袋子收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沉香蟹子的珍贵与独特。通过“红玉渗”、“紫云蒸”等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沉香香气的馥郁与高贵。诗中“琢蟹千钱得,穿螯一缕胜”一句,既表达了沉香蟹子的价值,也突显了其香气的无与伦比。结尾的“侍人偷系臂,囊用小文绫”则巧妙地描绘了人们对这种珍稀香料的珍视与收藏方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沉香蟹子的魅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