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方先生墓

夷齐叩马諌,原不为武王。 心忧篡弑者,借口于伐商。 武烈当时变,二子念天常。 各自具深心,并行岂相妨。 顽民迁洛邑,义士死首阳。 死名与死节,武俱不忍伤。 一时两知已,千载有臣纲。 忆昔方正学,将无同肝肠。 气不激不烈,节不烈不扬。 悲风寒木末,至今有馀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夷齐(yí qí):指夷狄和齐国,古代部落名称。 篡弑(cuàn shì):篡夺和弑杀。 伐商(fá shāng):指商朝,商朝被周文王所灭。 首阳(shǒu yáng):地名,指首阳山。 臣纲(chén gāng):忠臣的准绳。

翻译

吊方先生墓

夷狄和齐国前来劝谏,本意并非为了武王。 心中担忧篡夺者,借口是要讨伐商朝。 当时武王的行为变化,两位子弟念念天命。 各自怀有深切忠心,彼此行事岂会相互妨碍。 顽固的百姓被迁往洛邑,忠臣们则死在首阳山。 他们以死亡换来了名誉和忠节,武王也无法忍心伤害他们。 一时之间,有两位知己,千年之后仍有忠臣之风。 回忆起当年方正的学问,再也找不到同样忠诚的朋友。 他们的气节不激烈就不高尚,忠节不高尚就不显扬。 悲伤之风吹拂着寒木的末梢,至今仍然留有余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忠臣吊祭方正的情景,表现了忠臣忠义不渝的品质。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现了忠臣的忠诚和气节,以及对正直和忠诚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忠臣的怀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忠臣精神的推崇和赞美。

范景文

范景文

明河间府吴桥人,字梦章,号思仁。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府推官。天启五年,历吏部文选郎中。不依魏忠贤,亦不附东林党,谢病归。崇祯时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明亡自杀。谥文贞。有《大臣谱》。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