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高士王宾
至人能婴儿,嬉戏存天真。
长为浑沌宗,弃智如埃尘。
直木必先伐,甘泉必先湮。
于世吾何求,聊为葛天民。
朝饥采松柏,暮寒栖草茵。
抗节终不回,汤武非吾君。
毁我白玉颜,裂我华阳巾。
遥遥狂接舆,相携共沉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婴儿(yīng ér):指具有婴儿般纯真天真的品质。 浑沌(hún dùn):混沌、混沌不清的状态。 埃尘(āi chén):尘土、灰尘。 湮(yān):淹没、消失。 葛天民(gě tiān mín):指平民百姓。 汤武(tāng wǔ):指商汤和周武王,两位中国古代的君王。
翻译
赞美高尚的王宾 至善之人能保持婴儿般的纯真,玩耍时仍保有那份天真。 长久以来,被视为混沌之源,放弃智慧如同抛弃尘埃。 直立的树木必然会被砍伐,甘甜的泉水必然会被淹没。 在这个世俗之中,我又有何求,只是为了与天地间的平民一样。 早晨饥饿时采集松柏,傍晚寒冷时栖息在草地上。 坚守自己的节操,绝不会违背,商汤周武并非我的君主。 他们毁坏了我的白玉容颜,撕裂了我的华丽头巾。 遥远地狂奔着接近车辇,相互携手一同沉沦。
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对高士王宾的赞美,表达了对纯真、天真品质的推崇,以及对智慧、节操的珍视。诗中描绘了高士王宾在世俗中保持纯真天真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诱惑的形象。作者通过对高士的描写,反衬了商汤周武等君主的丑恶形象,强调了高尚品质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