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澥关

一线岩关在,神京此大门。 潮声吞渤海,山势接昆崙。 独扼辽东吭,深盘碣石根。 黄榆连汉垒,白草带秦垣。 顷者遭龙战,诸夷起虎墩。 乾坤归大漠,锁钥失雄藩。 枉设西洋炮,频降上将幡。 花门空饱肉,青冢不归魂。 日向双笳落,云随万马奔。 我来繻屡弃,谁见节犹存。 鸿雁虚惊箭,骅骝正伏辕。 雪花千里捲,旗影两河翻。 天险嗟如此,丸泥莫可论。 徒怜徐国烈,辛苦为中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澥关(xiè guān):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昆仑(kūn lún):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即昆仑山。 辽东(liáo dōng):指东北地区,辽宁省一带。 碣石(jié shí):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黄榆(huáng yú):一种树木。 秦垣(qín yuán):指秦国的城墙。 龙战(lóng zhàn):指与敌人激战。 虎墩(hǔ dūn):指敌人的据点。 大漠(dà mò):广阔的沙漠。 雄藩(xióng fān):指边疆重镇。 西洋炮(xī yáng pào):指西方的火炮。 上将幡(shàng jiàng fān):指敌方将领的旗帜。 花门(huā mén):指美好的家园。 青冢(qīng zhǒng):指坟墓。 双笳(shuāng jiā):古代乐器名。 万马奔(wàn mǎ bēn):形容战马奔腾的场面。 繻(xū):古代指织物。 鸿雁(hóng yàn):大雁。 箭(jiàn):指箭矢。 骅骝(huá liú):指高贵的良驹。 辛苦为中原(xīn kǔ wèi zhōng yuán):指为中原(指中原地区,即中国北方)辛勤劳作。

翻译

山澥关 [明]屈大均 一道岩石构成的关隘,守护着这座神秘之京的大门。 潮声吞噬着渤海,山势连绵接近昆仑山。 独自屹立在辽东边陲,深藏在碣石之间。 黄榆树环绕着汉垒,白草覆盖着秦国城墙。 不久前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各族人马在虎墩上奋起。 大漠辽阔,边关失守,无法阻挡敌寇入侵。 徒劳地使用西方火炮,频频投降敌将的旗帜。 美好的家园空荡荡,坟墓里无人归来。 太阳西下,双笳声落,云随着万马奔腾。 我来回顾历史,虽然屡次被抛弃,但节操仍然保留。 鸿雁虚惊如箭,高贵的良驹正躲藏在辕下。 雪花飘飞千里,旗影在两河间翻飞。 这片天险令人叹息,难以言论。 只能怜悯徐国的英雄,为中原付出辛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澥关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作者通过描写关隘的地理环境、历史战事以及人们的生活遭遇,展现了关隘的重要性和曾经的辉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使整体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展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