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马援处田牧,有羊数千头。 一朝散昆弟,简君聊遨游。 光武非人敌,委身倾阴谋。 为君取隗嚣,聚米成山丘。 移师灭先零,转战平交州。 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 马革包馨香,云台垂勋猷。 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 水崩船不上,凄凉卧壶头。 用兵贵万全,涂有所不繇。 据鞍徒顾盼,一挫失通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马援(mǎ yuàn):古代将领名字,字昭公,东汉时期的名将,曾任东汉将军,后被封为武信侯。 昆弟:指兄弟。 简君:指屈大均自称。 光武: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隗嚣(wěi xiāo):古代人名,字子长,东汉时期的名将,曾任东汉大将军。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种弦乐器,形状像箫,但比箫大。

翻译

赞美古代将领马援,他在田野上放养着成千上万的羊群。 有一天,他和兄弟们分散开来,我便自称简君,随意地游荡。 光武帝并非普通的对手,他投身于阴谋之中。 为了君主,他去征讨隗嚣,聚集粮食如积山丘。 调兵灭掉先零族,转战平定交州。 男儿应当在战场上流汗淋漓,奋勇杀敌。 马革裹着馨香,功勋被记载在云台上。 武溪深处令人悲伤,三军哭泣着箜篌声。 水淹船无法前行,凄凉地躺在壶头上。 用兵要谨慎周全,不可有所疏漏。 坐在马鞍上,徒然回首眺望,一失足便失去了通向侯爵之路。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古代将领马援的英勇事迹,表现了他在战场上的果敢和忠诚。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隐喻,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悲壮。通过对马援的赞美,诗人也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敬佩。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展现了古代战争时代的风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