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蟾蜍歌

古铜金质久已化,血花绣蚀三泉下。 何人铸此月中物,持作薰炉喷兰麝。 月中与兔为阴阳,三足婆娑桂树旁。 日中之乌亦三足,一东一西遥相当。 太阴呼噏生潮水,仙人师尔服气方。 生长瑶台明镜里,精华不待取扶桑。 汉宫以此为神器,煎取沉馢消梦寐。 红颜不少嫦娥寡,相伴蟾蜍度年岁。 摩挲铜色何斑斑,看丹如绿有无间。 双烟自可通瑶圃,一气何须假博山。 轩鼎馀铜龙不爱,神工拾得虚无外。 无香亦复雨氤氲,有火莫教云叆叇。 时时一缕生空中,太古长留一点红。 纵是灰寒终不灭,神灵看与蜃楼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古铜蟾蜍:指古老的铜制蟾蜍形状的器物,传说有避邪、辟邪的作用。

翻译

古老的铜蟾蜍歌

古老的铜器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上面的花纹已经被时间侵蚀得斑斓如绣。它是谁铸造的这样一件神奇的物品,拿来放在香炉中燃烧兰香。

在月亮中,蟾蜍与兔子代表阴阳,三足的蟾蜍在桂树旁优雅地舞动。太阳中的乌鸦也有三只脚,一只在东边,一只在西边,遥遥相对。

月亮的阴气引发潮水,仙人们便穿着它来吸收天地之气。它生长在瑶台上,犹如明镜一般,它的精华不需要取自扶桑。

汉宫将它视为神奇的器物,研磨后服用可以消除梦境。红颜美女不及嫦娥,它们陪伴着蟾蜍一同度过岁月。

摩擦后的铜色斑斓交错,看起来红色如同绿色,难以分辨。它的烟雾可以通往瑶池,它的气息无需借助博山。

即使是轩辕剩下的铜龙也不会喜欢它,神奇的工匠捡到了这个虚无之物。没有香火也会有雨雾缭绕,有火焰也不能让云雾遮掩。

时常会有一缕红烟在空中升起,这种古老的红色永远留存。即使被灰尘覆盖,也永不熄灭,神灵注视着它,如同看待幻境一般。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件古老的铜蟾蜍器物,通过对其神秘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对神奇物品的想象和崇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意境描写,表达了对神秘力量和永恒存在的追求和向往。整体氛围神秘而又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神秘事物的独特理解和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