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三丈席上歌
今夕何夕醉频阳,王剪祠前堪断肠。
美人一双紫鸳鸯,愿随长风共翱翔。
秦筝慷慨西气溢,燕歌变转南魂失。
佳丽须归楚些人,神仙肯作湘累匹。
往日人传好色名,南求交趾东辽城。
交州美人珠鬘送,辽阳美人貂裘迎。
只今祋祤情难已,温其如玉惭君子。
羽钗既挂远游冠,牙床敢展合欢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频阳(pín yáng):古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王剪(wáng jiǎn):指王母娘娘。 秦筝(qín zhēng):古代一种乐器。 长风(cháng fēng):指长久的风。 燕歌(yān gē):指北方的歌曲。 楚些(chǔ xiē):楚国的一部分地区。 湘累(xiāng lěi):指湘水,这里比喻湘水的美丽。 祋祤(dì xù):指祭祀。 合欢被(hé huān bèi):指夫妻同被一床被子。
翻译
今晚是何晚,醉在频阳,王母娘娘的祠堂前,让人心碎。美丽的女子像一对紫色的鸳鸯,愿意随着长风一起飞翔。秦筝奏出激昂的音乐,西风吹拂着,燕歌回荡,南方的灵魂迷失其中。美丽的女子应该回到楚国,神仙也应该在湘水畔相伴。往日传说她是个好色之徒,南方求友于交趾,东方辽阔城池。交州美女戴着珍珠发饰送别,辽阳美女穿着貂皮衣服迎接。如今祭祀的情感难以割舍,她的温柔如玉,让君子感到惭愧。羽钗挂在远方游子的头上,牙床上展开合欢的被子,敢于展示爱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不同地方的风采和情感。诗人通过古代的意象和地名,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眷恋之情,展现了对爱情和离别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音乐元素,营造出一种唯美而又留恋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