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让垣长以言事去国

龙门正气接天都,抗疏高名壮伏蒲。 独以时危鸣仗马,不因秋老忆莼鲈。 熙朝终是霜霆重,幽梦还将日月扶。 世事正须同击楫,竞传江左有夷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黄公让:古代人名,指黄公绍,字让,唐代宰相。 垣长:指垣嵘,字长,唐代文学家。 龙门:地名,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抗疏:指抗拒奸邪。 伏蒲:指伏击敌人。 仗马:指持枪上阵。 莼鲈(chún lú):古代一种水草和一种鱼,比喻平淡无味的生活。 熙朝:指兴盛的朝代。 霜霆:指严寒的气候。 竞传江左有夷吾:指争相传颂在江南有贤人夷吾。

翻译

黄公绍以言谈治理国家,垣嵘正气凌空接天都,抵制奸邪,英名显赫,勇敢伏击敌人。他独自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拿枪上阵,不会因为年老而怀念平淡无味的生活。兴盛的朝代终究会受到严寒的考验,幻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共同努力划桨前行,争相传颂在江南有贤人夷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公绍和垣嵘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表现了他们在乱世中坚守正道,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风采和胸怀。整体气势恢宏,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范景文

范景文

明河间府吴桥人,字梦章,号思仁。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府推官。天启五年,历吏部文选郎中。不依魏忠贤,亦不附东林党,谢病归。崇祯时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明亡自杀。谥文贞。有《大臣谱》。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