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区母陈太君寿

妾心非朝露,不为白日晞。 芙蓉负霜死,不作浮萍移。 寒苦四十年,春阳无见期。 伯姬蹈汤火,高行毁容辉。 百尔君子怀,两髦怜我仪。 有腼未亡人,敢当称寿辞。 所愿为蜉蝣,泉下早同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朝露(zhāo lù):早晨的露水。 晞(xī):阳光。 芙蓉:一种花卉,象征高洁。 浮萍:水草,比喻随波逐流。 伯姬:传说中的女子名。 蹈汤火:跳入沸水中。 髦(máo):头上的装饰。 腼(miǎn):美好。 蝣(yóu):一种昆虫,寿命极短。

翻译

我心不像早晨的露水那样,不为阳光所晒而消失。 芙蓉花即使承受霜冻也不会凋谢,也不会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经历了四十年的寒苦,却始终等不到春天的阳光。 伯姬舍身跳入沸水,高洁的形象毁于火海。 百尔君子心怀仁爱,对我关爱备至。 虽然我是未嫁之身,却敢称颂您的寿辞。 愿意化作一只生命短暂的蜉蝣,早日与您共归泉下。

赏析

这首诗是屈大均为区母陈太君寿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以古代典故和意象来赞美母亲的高洁品质和伟大牺牲精神。通过对芙蓉、浮萍、伯姬等形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祝福和对母爱的珍视。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