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青青河畔草

疏疏原上竹,悠悠想空谷。 空谷不可想,梦寐接形象。 形接翠帐中,忽觉在遥峰。 遥峰且隔岫,躞蹀阻婚媾。 轻舟知长川,松柏知山崖。 上堂各自炫,谁肯相为期。 客从西方来,遗我双白鹰。 呼童臂白鹰,翼有细篆绫。 长跪读篆绫,绫中竟何称。 上言各努力,下言利得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的样子。
  • 婚媾(hūn gòu):婚姻。
  • (wèi):赠送。
  • (bì):此处作动词,意为悬挂或绑在臂上。
  • 篆绫(zhuàn líng):细长的丝织品,上面可能有篆书文字。

翻译

稀疏的竹子生长在原野上,我悠然地想象着空谷的景象。 空谷的景象难以想象,只能在梦中与之相会。 梦中的景象出现在翠绿的帐幕中,醒来时却感觉自己仿佛在遥远的山峰之上。 遥远的山峰被山谷隔开,小步行走阻碍了婚姻的联结。 轻舟知道长河的流向,松柏知道山崖的位置。 回到家中各自炫耀,谁愿意等待约定的相会。 有位客人从西方来,送给我一对白鹰。 我呼唤仆人将白鹰悬挂在臂上,它们的翅膀上覆盖着细长的篆书丝织品。 我恭敬地跪下阅读那篆书丝织品上的文字,想知道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上面写着各自努力,下面写着利益可以成为朋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原野上的竹子、空谷的想象、梦中的景象以及现实中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疏疏原上竹,悠悠想空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遥峰且隔岫,躞蹀阻婚媾”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隔阂与阻碍。结尾处通过客人赠送白鹰及篆绫的情节,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