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草堂新成

去国徒为尔,为家今在兹。 门庭环牡蛎,花竹閒蹲鸱。 皓月尊前汎,青山牖内窥。 五株彭泽柳,四海习家池。 云物非怀土,乾坤有立锥。 祇应与亲串,晨夕重心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洲草堂:陈子升的居所名称。
  • 去国:离开故乡。
  • 为家:安家。
  • 牡蛎:一种海洋贝类,此处指用牡蛎壳装饰的门庭。
  • 蹲鸱:蹲着的猫头鹰,此处形容花竹间的静谧。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同“泛”,漂浮。
  • :窗户。
  • 彭泽柳:指陶渊明在彭泽县种的柳树,此处借指自己的居所。
  • 习家池:习家是东汉时期的名门望族,习家池是其家族的池塘,此处泛指美好的居住环境。
  • 怀土:怀念故土。
  • 乾坤:天地。
  • 立锥:极小的立足之地,比喻处境艰难。
  • 亲串:亲近的人。
  • 心期:心意所向,期望。

翻译

离开故乡只是无奈之举,如今我已在此安家。 门庭四周装饰着牡蛎壳,花竹间静谧地蹲着猫头鹰。 明亮的月亮在酒杯前漂浮,青山在窗户内隐约可见。 这里有如陶渊明彭泽的柳树,四周环绕着习家池般的美景。 云彩和景物并非让我怀念故土,天地间我仍有立足之地。 只愿与亲近的人,共同期待每一个晨夕。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陈子升在新居中洲草堂的安逸与满足。诗中通过对门庭、花竹、皓月、青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诗人通过对彭泽柳和习家池的引用,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满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亲友共度时光的期待,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