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茂长

三秋违侍养,万里赴京华。 江路闻霜叶,天门照雪花。 亲存宜薄禄,年少且辞家。 芜绝金台上,看君步玉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 违侍养:违背了在家侍奉父母的责任。
  • 京华:指京城,这里指北京。
  • 江路:江上的路,指水路。
  • 霜叶:经霜的叶子,多指秋叶。
  • 天门:指京城的城门。
  • 雪花:雪的结晶,这里指京城的雪景。
  • 亲存:父母健在。
  • 宜薄禄:适合接受较低的俸禄。
  • 年少:年轻。
  • 辞家:离开家乡。
  • 芜绝:荒芜断绝,这里指金台(古代帝王招贤的地方)已经荒废。
  • 金台:古代帝王招贤的地方,这里指京城。
  • 步玉骅:步履稳健,玉骅指骏马,比喻前程似锦。

翻译

在秋季的第三个月,你违背了在家侍奉父母的责任,远赴万里之外的京城。 江上的路途中,你听到了秋叶经霜的声音,京城的城门照耀着雪花的景象。 父母健在,你适合接受较低的俸禄,年轻时便离开了家乡。 在荒废的金台上,我看着你步履稳健,前程似锦。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送别温茂长赴京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京城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温茂长远行的关切和祝福。诗中“江路闻霜叶,天门照雪花”以景寓情,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京城的繁华。结尾“芜绝金台上,看君步玉骅”则寄寓了对温茂长前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京城有所作为,步履稳健,前程似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