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生洲之楚

庾关南北路非赊,作客无妨阅岁华。 珠海夜灯飞竹叶,罗浮明月梦梅花。 一毛是凤知文采,三世乘骢识故家。 西去洞庭秋渺渺,伊人从此咏蒹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庾关:指庾岭,即大庾岭,位于今江西省与广东省交界处。
  • :远。
  • 珠海:指广东珠海,这里泛指广东沿海地区。
  • 竹叶:指竹叶青酒,一种酒名。
  • 罗浮: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一毛是凤:比喻极微小的东西也能显示出其非凡的价值。
  • 三世乘骢:骢,指青白色的马。三世乘骢,意味着家族中连续三代都有人骑着青白色的马,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和显赫。
  • 乘骢:骑着青白色的马。
  • 西去洞庭:指向西去往洞庭湖的方向。
  • 渺渺:形容水域辽阔,无边无际的样子。
  • 伊人:指那个人,多用于诗文中指代心爱的人或朋友。
  • 蒹葭:即芦苇,常用来象征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翻译

庾关南北的道路并不遥远,作为旅人不妨欣赏这岁月的风华。 广东的夜空中,灯火如竹叶青酒般飞舞,罗浮山的明月下,梦见梅花盛开。 即使是最微小的东西也能显露出非凡的文采,连续三代的家族荣耀,骑着青白色的马,彰显着家族的显赫。 向西前往洞庭湖,秋天的湖面辽阔无边,从此,我将在这片芦苇丛中,吟咏对你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送别陈生洲去楚地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庾关、珠海、罗浮等地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祝愿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一毛是凤知文采,三世乘骢识故家”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和家族荣耀的赞美。结尾的“西去洞庭秋渺渺,伊人从此咏蒹葭”则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