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燬中都二首

举世忧江左,无人念故丰。 近畿蛇豕突,大地鬼神恫。 火浣龙衣在,云栖藻井空。 徒闻饬原庙,月出上皇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寇燬(kòu huǐ):指敌人的破坏或侵略。
  • 中都:指都城。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
  • 故丰:指旧时的丰饶之地。
  • 近畿:指都城附近的地区。
  • 蛇豕:比喻贪婪凶残的人。
  • 鬼神恫(dòng):形容非常可怕,连鬼神都感到恐惧。
  • 火浣龙衣:传说中的一种不怕火烧的衣服。
  • 云栖藻井:指宫殿中装饰华丽的屋顶。
  • 饬原庙:修缮祖先的庙宇。
  • 上皇宫:指皇帝的宫殿。

翻译

世人都在担忧江左的安危,却无人怀念那曾经的丰饶之地。 都城附近的地区被贪婪凶残之人肆意践踏,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恐怖之中。 即使有传说中不怕火烧的龙衣,宫殿的华丽屋顶也已空无一物。 只听说有人在修缮祖先的庙宇,而月色却照耀着皇帝的宫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国家遭受外敌侵略、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诗中,“寇燬中都”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通过对比“江左”与“故丰”、“近畿”与“大地”,突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国家的衰败。后两句则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暗示了即使有再多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也无法挽回国家的颓势和人民的痛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深切关怀。

区怀瑞

明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