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悭(qiān):缺少,难得。
- 仁声:指仁德的名声。
- 棠阴:比喻庇护百姓的恩泽。
- 灵山:此处可能指广州附近的灵山,也可能是泛指神圣之地。
- 骥足:比喻英才。
- 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这里指重要的地方。
- 莘野:古代地名,这里指贤人隐居之地。
- 勋:功勋,功绩。
- 韦侯:古代贵族的封号,这里指有德行的贵族。
- 承贤:继承贤德。
- 盛事:重大而美好的事情。
- 宁殊:难道不同。
- 白首:指年老。
- 野史:指非官方的历史记载,多指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
翻译
南北之间难得有相见的机会,你的仁德名声却已从远方传来。 在灵山下你的恩泽如同未被剪除的棠树荫庇,你的英才曾在禹穴前展现。 在莘野之地你建立了功勋,如同贤相一般升迁,韦侯世代守护也继承了贤德。 现今的盛事难道与古代不同吗?年老时也不会忘记这些野史中的记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广州冯使君的敬仰和赞美。诗中,“仁声先自异方传”一句,即表明冯使君的仁德之名远播,深受人们敬仰。后文通过“棠阴未剪”、“骥足曾开”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冯使君的政绩和才华。结尾的“白首宁忘野史编”则强调了冯使君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体现了对其不朽功勋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陈恭尹对冯使君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夏夜同梁药亭朱竹庵 》 —— [ 明 ] 陈恭尹
- 《 蒋雨亭主政来粤拜其先祖父祠部参政公遗爱祠还日奉赠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雨后冯再来中丞招同王长文姜坤侯何涟若陈继袁诸子泛舟谒南海神祠登浴日亭望海是日晴霁诘朝复雨即事赋谢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寄送刘海阳静伯 》 —— [ 明 ] 陈恭尹
- 《 送李殿超北上 》 —— [ 明 ] 陈恭尹
- 《 送涤公 》 —— [ 明 ] 陈恭尹
- 《 次答晋江郭君章君章祖都宪介庵先生乙酉主试吾粤先君列第七人先君殉节于丁亥先生殉节于戊子先后赠大司马君章以先生未归窀穸来粤求助世旧之感情见乎辞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偶过六莹堂十一侄以画轴索题时方七龄好尚如此知为英物也二首 其一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