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廉翁太公祖荣觐二首

朝天南岳领诸侯,拥笏千峰拜冕旒。 酌水未酬渊客泪,采风偏慰杞人忧。 卷阿奕奕听鸾凤,棠芾阴阴狎鹭鸥。 何待上公徵卓异,文明分陕在炎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送:恭敬地送别。
  • 廉翁太公祖:对某位高级官员的尊称。
  • 荣觐:光荣地朝见皇帝。
  • 朝天:朝见天子。
  • 南岳:指南岳衡山,此处泛指南方地区。
  • 领诸侯:统领各地的官员。
  • 拥笏:手持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礼器。
  • 冕旒:古代帝王的冠冕,代指皇帝。
  • 酌水:舀水,此处指饮水思源。
  • 渊客:深渊中的居民,比喻隐居的贤人。
  • 采风:收集民间歌谣,此处指了解民情。
  • 杞人忧:杞人忧天的简称,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 卷阿:山名,此处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 棠芾:棠树的荫庇,比喻官员的恩泽。
  • 鹭鸥:两种水鸟,常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 上公:古代官职,此处指高级官员。
  • 徵卓异:征召特别优秀的人才。
  • 文明:文化繁荣。
  • 分陕:指分治陕西一带,此处泛指治理地方。
  • 炎洲:泛指南方的地区。

翻译

恭敬地送别廉翁太公祖光荣地朝见皇帝,他作为南岳的代表统领各地官员,手持笏板在千峰之间向皇帝致敬。饮水思源,未能回报深渊中的贤人,但通过收集民歌了解民情,却能安慰那些不必要的忧虑。在卷阿山下,精神饱满地聆听鸾凤的鸣叫,棠树的荫庇下,与鹭鸥嬉戏。何须等待高级官员征召特别优秀的人才,文化繁荣和地方治理已经在南方的炎洲实现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怀瑞为送别廉翁太公祖荣觐而作。诗中通过描绘廉翁太公祖朝见皇帝的场景,展现了其尊贵与荣耀。同时,诗人通过“酌水未酬渊客泪”等句,表达了对廉翁太公祖未能回报隐居贤人的遗憾,但“采风偏慰杞人忧”则显示了廉翁太公祖通过了解民情来安慰民众的忧虑。最后,诗人以“文明分陕在炎洲”作结,强调了文化繁荣和地方治理的重要性,并以此赞美廉翁太公祖的功绩。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廉翁太公祖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区怀瑞

明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