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伯子久游不归有怀

四愁西望浩难凭,诗思何堪向子称。 天际归舟曾易识,江中孤屿若为登。 尚馀华表吟丁鹤,无限秋风叹季鹰。 欲采汀蘋时已过,九嶷烟雾隔层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愁:四处忧愁。
  • 浩难凭:浩大而难以依靠。
  • 诗思:作诗的思路或灵感。
  • 何堪:怎能承受。
  • 向子称:向你表达。
  • 天际:天边。
  • 归舟:归来的船只。
  • 孤屿:孤立的小岛。
  • 若为登:如何能够登上去。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 丁鹤:指古代神话中的丁令威,传说他能化鹤归乡。
  • 季鹰:指古代神话中的季鹰,传说他能化鹰归乡。
  • 汀蘋:水边的蘋草。
  • 九嶷: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传说中舜帝的葬地。
  • 烟雾:山间的云雾。
  • 层层:一层又一层,形容密集或复杂。

翻译

四处忧愁,西望天边浩大而难以依靠,作诗的灵感怎能承受向你表达。 天边的归舟曾经容易识别,江中的孤岛如何能够登上去。 还剩下华表上吟咏的丁鹤,无限秋风中叹息的季鹰。 想要采摘水边的蘋草,但时节已过,九嶷山的烟雾层层叠叠,隔绝了视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法相见的无奈。诗中,“四愁西望浩难凭”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友人的思念,而“天际归舟曾易识,江中孤屿若为登”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与现实的无奈。后两句“尚馀华表吟丁鹤,无限秋风叹季鹰”运用典故,增添了诗的意蕴,而结尾的“欲采汀蘋时已过,九嶷烟雾隔层层”则以景结情,表达了时光流逝与相隔千里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