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毫犹可束,今古更纷纷。 手剑不到处,霜锋时赖君。 柔能含道妙,虚足纳风云。 枯尽文人血,名成属典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乱毫:指散乱的笔毛。
  • 手剑:手握的剑,比喻直接的武力或行动。
  • 霜锋:比喻笔锋,指笔的尖锐如霜。
  • 道妙:深奥的道理。
  • :空虚,这里指笔尖的空隙。
  • 典坟:典籍,指古代的文献和书籍。

翻译

散乱的笔毛仍可束起,古今之事更是纷纷扰扰。 在手剑无法触及的地方,时常依赖那如霜的笔锋。 柔软的笔能包含深奥的道理,空虚的笔尖能吸纳风云变幻。 文人用尽心血,最终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典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笔这一文具,寓意了文人的力量和作用。诗中“乱毫犹可束”展现了笔的实用性,而“手剑不到处,霜锋时赖君”则强调了笔在文化和思想传播中的不可或缺。后两句“柔能含道妙,虚足纳风云”进一步以笔的柔软和空虚,比喻文人能够包容和表达深奥的思想,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和记录。最后一句“枯尽文人血,名成属典坟”则是对文人辛勤创作和其作品不朽价值的赞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文人及其作品的崇高敬意。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