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陈岱清司李

旌旗集枉渚,舟楫辞河湄。 玄冬首北路,白日方南驰。 霜江无浊流,落叶纵横飞。 扬越非殊乡,山川中间之。 离别忽千里,浩歌临路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泛指旗帜。
  • 枉渚:弯曲的水边。
  • 河湄:河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 玄冬:指冬季。
  • 首北路:开始向北行进。
  • 白日:明亮的太阳。
  • 方南驰:正向南方移动。
  • 霜江:结霜的江河。
  • 浊流:浑浊的水流。
  • 扬越:古代对扬州一带的称呼。
  • 殊乡:异乡,他乡。
  • 山川:山脉和河流。
  • 中间:相隔,相距。
  • 浩歌:大声歌唱。
  • 路岐:岔路,比喻人生的分岔路口。

翻译

旗帜聚集在弯曲的水边,船只离开了河岸。 在寒冷的冬季,我开始向北行进,而太阳正向南方移动。 结霜的江河没有浑浊的水流,落叶四处飘飞。 扬州并非异乡,山脉和河流将我们相隔。 离别之际,我们相隔千里,我大声歌唱,面对人生的分岔路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离别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旅途的期待。诗中“旌旗集枉渚,舟楫辞河湄”描绘了出发的场景,而“玄冬首北路,白日方南驰”则通过对比季节和太阳的运行,增强了离别的氛围。后两句“霜江无浊流,落叶纵横飞”以自然景象寓意离别的凄凉。最后两句“扬越非殊乡,山川中间之。离别忽千里,浩歌临路岐”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豁达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