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四首

· 陈第
昔人事主,弥砺厥心。 岂无过动,终不愧人。 先轸慢唾,鬻拳兵临。 箕役致命,伯宫自刑。 英英风烈,丹青古今。 去之千古,肃肃我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弥砺:更加磨砺。
  • 先轸慢唾: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因不满晋景公的慢待而唾弃。
  • 鬻拳兵临:鬻拳,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因忠诚而被兵临城下。
  • 箕役致命:箕子,商朝末年人,因直言进谏而被命致死。
  • 伯宫自刑:伯夷,商朝末年人,因不愿食周粟而自刎。
  • 英英风烈:英勇的风范。
  • 丹青:绘画,此处指史册。
  • 肃肃:肃穆,恭敬。

翻译

过去的人们侍奉君主,更加磨砺他们的心志。 虽然他们的行为有时过于激烈,但始终不愧对他人。 先轸因为不满而唾弃,鬻拳因忠诚而面临兵临城下。 箕子因直言进谏而致死,伯夷因不愿食周粟而自刎。 他们的英勇风范,如同史册中的画卷,跨越古今。 即使过去了千年,我依然肃穆地对他们表示敬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代忠臣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英勇精神的崇敬。诗中列举了先轸、鬻拳、箕子、伯夷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现了他们不畏强权、坚守信念的英勇形象。通过这些历史典故,作者强调了忠诚和勇气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这些品质的深切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陈第

明福建连江人,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万历时以诸生从军,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游击将军,居蓟镇十年。大猷死,戚继光罢。见事不可为,致仕归,仍为老书生。第精音韵训诂。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尝游五岳两粤,有《寄心集》、《五岳两粤游草》、《毛诗古音考》和《屈宋古音义》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