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棨戟(qǐ jǐ):古代官吏出行时用来证明身份的仪仗。
- 一阳复后:指冬至后阳气开始复苏。
- 天开子:指天时开始向春转变。
- 维岳生初:指山岳在初春时节生机勃勃。
- 岁在申:指年份在申年,申是地支之一,代表猴年。
- 九有:指九州,古代中国的代称。
- 膏雨:滋润大地的雨,比喻恩泽。
翻译
水清澈,沙洁白,石头闪烁着光芒,千里舟车汇聚于这个清晨。 官吏的仪仗在葱茏的高峡中迎接曙光,梅花的讯息预示着山中的春天。 冬至过后,阳气复苏,天时开始向春转变,山岳在初春时节生机勃勃,年份恰逢申年。 将会看到如霖雨般的恩泽滋润九州,先以这滋润的雨水慰藉南方的人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水清沙碧石粼粼”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意。诗中“棨戟葱茏高峡曙,梅花消息定山春”巧妙地将官吏的仪仗与自然景色结合,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后两句则通过天时和年份的描述,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以及对南方人民深深的关怀和慰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人民的深情。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 —— [ 明 ] 陈恭尹
- 《 挽张桐君四首 》 —— [ 明 ] 陈恭尹
- 《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南海神祠下作前有浴日亭 》 —— [ 明 ] 陈恭尹
- 《 元夜承徐蘋村郑珠江两太史见招以雨不得赴追和诸公韵 》 —— [ 明 ] 陈恭尹
- 《 放鹰 》 —— [ 明 ] 陈恭尹
- 《 送张畏岩进士归吴门兼怀孙赤崖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上巳日燕集西山草堂分得青字二首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