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承徐蘋村郑珠江两太史见招以雨不得赴追和诸公韵
雨阻良宵欲树膺,春来佳事莫能承。
东南名俊同千里,师弟文章共一灯。
授简定多传世咏,不眠空似坐禅僧。
江城只尺生雷电,真信龙门未易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夜:元宵节之夜。
- 承:接受,应邀。
- 徐蘋村、郑珠江:人名,两位太史。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编纂史书和天文历法。
- 见招:被邀请。
- 追和:事后和诗。
- 诸公:各位先生。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树膺:指树立威信或名声。
- 春来佳事:春天里的美好事情。
- 东南名俊: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师弟:师徒。
- 授简:授予简牍,指写作或传授知识。
- 传世咏:流传后世的诗作。
- 坐禅僧:静坐冥想的僧人。
- 江城:江边的城市。
- 雷电:比喻天气变化剧烈。
- 龙门:比喻高不可攀的地位或境界。
翻译
因雨阻碍了美好的夜晚,我无法应邀参加,春天里的美好事情也无法实现。 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虽然相隔千里,但师徒之间的文学传承却如同共用一盏灯。 他们授予简牍,定会创作出许多流传后世的诗作,而我却像坐禅的僧人一样彻夜不眠。 江边的城市突然雷电交加,我真信那高不可攀的龙门不是轻易能够登上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因雨未能参加元夜聚会,对东南名俊的文学成就表示赞赏,并自愧不如。诗中“师弟文章共一灯”形象地描绘了师徒间文学传承的紧密关系,而“江城只尺生雷电,真信龙门未易登”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对文学成就的敬畏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前辈的敬仰。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送潘函观之粤西 》 —— [ 明 ] 陈恭尹
- 《 端州雨中乏香率成二绝句柬翟五吉广文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先始祖祠宇改建初成承宗戚诸公赐祭卒赋一律志谢 》 —— [ 明 ] 陈恭尹
- 《 走笔送家紫驭孝廉 》 —— [ 明 ] 陈恭尹
- 《 闰七月二日长寿石公招同毛匏村司马张损持吉士吴晋涛少尹杨勉庵孝廉唐海门黄兰偶司红暹诸文学雅集离六堂次毛韵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新安罗廷锡见访五羊翌日拜茗碗春茶之惠率尔赋谢 》 —— [ 明 ] 陈恭尹
- 《 寄吴留村大司马 》 —— [ 明 ] 陈恭尹
- 《 九月晦日同王惠州王础尘连双河诸公集石公精舍送秋同限蕉字松字二首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