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周平山

介节清风最起予,此心虽迩迹常疏。 青春莲府衔杯罢,明月茆斋入梦初。 七国奇才多在客,六朝名士总能书。 何因报我瑶华句,一纸寒山慰索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介节:指坚守节操。
  • 起予:启发我。
  • :近。
  • 莲府:指官署。
  • 茆斋:茅屋,简陋的居所。
  • 七国: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国家。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
  • 瑶华句:美好的诗句。
  • 索居:孤独地居住。

翻译

你的坚守节操和高洁风范最是启发我,尽管我们的心相近,但实际的交往却常常疏远。青春年华在官署中饮酒作乐后,明亮的月光下,我在简陋的茅屋中进入梦乡。战国时期有许多奇才异士,而六朝的名士们则以文才著称。如何才能回报你那些美好的诗句呢?一封来自寒山的书信,足以安慰我孤独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周平山高洁品格的敬仰,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比青春与明月、莲府与茆斋,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超脱。末句以“瑶华句”和“寒山”为媒介,传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才的赞赏,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期待和慰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友情的珍视。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