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母族诸表兄弟

每怜栖息大洲时,看尽鱼苗喂小池。 暑气夜消眠听雨,凉飔朝在起吟诗。 颓年不觉周花甲,秃鬓徒然戴竹皮。 惟向外家留一宅,几株残菊弄秋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息:居住、停留。
  • 鱼苗:小鱼。
  • 凉飔(sī):凉风。
  • 颓年:衰老之年。
  • 周花甲:指六十岁,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六十年为一周期,称为一甲子。
  • 秃鬓:头发稀疏的鬓角。
  • 竹皮:指竹子外层的薄皮,这里比喻头发稀疏。
  • 外家:母亲的娘家。
  • 残菊:凋零的菊花。

翻译

每当怀念在大洲停留的时光,我总是看尽小鱼在池中游弋。夜晚暑气消退,听着雨声入眠;清晨凉风中,起身吟咏诗篇。不知不觉已步入衰老之年,头发稀疏却徒然戴上竹皮般的假发。只在外婆家留下一处住所,几株凋零的菊花在秋日里摇曳生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衰老的感慨。诗中,“栖息大洲时”和“看尽鱼苗喂小池”描绘了诗人曾经宁静的生活场景,而“暑气夜消眠听雨,凉飔朝在起吟诗”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后两句“颓年不觉周花甲,秃鬓徒然戴竹皮”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自嘲。最后,“惟向外家留一宅,几株残菊弄秋姿”则透露出诗人对家族和亲情的眷恋,以及对生命凋零的淡淡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