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张观察元日作

频年岁旦寄郊扉,白首青春事每违。 幸有清风来赋诵,更于仁政得因依。 全收紫萼梅初结,半卷红芽蕨渐肥。 犹恋倡酬未归去,旧山猿鹤莫相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频年:连年,多年。
  • 岁旦:新年的第一天。
  • 郊扉:郊外的门,这里指在郊外的住所。
  •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 赋诵:指吟咏诗歌。
  • 仁政:指仁慈的政治措施或政策。
  • 紫萼:紫色的花萼,这里指梅花。
  • 红芽:红色的嫩芽,这里指蕨菜。
  • 倡酬:指与人应答酬唱,即诗歌的相互赠答。
  • 旧山:故乡的山。
  • 猿鹤:猿和鹤,常用来象征隐居或高洁的生活。

翻译

多年来,我总是在新年的第一天寄居在郊外的住所,白发苍苍的我常常与青春的时光相违背。幸好有清风伴随着我的诗歌吟咏,更因为仁政得以依靠。紫色的梅花初开,半卷的红芽蕨菜渐渐肥美。我仍然留恋与人应答酬唱的时光,不愿归去,希望故乡的猿鹤不要责怪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留恋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频年岁旦寄郊扉”描绘了诗人多年来的生活状态,而“白首青春事每违”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两句“幸有清风来赋诵,更于仁政得因依”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和仁政的依赖与感激。最后两句“犹恋倡酬未归去,旧山猿鹤莫相非”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酬唱的留恋,以及对故乡猿鹤的歉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