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后十日石濂禅师招同诸公雅集长寿禅林即事赋
真妄非二途,愚智各有适。
同此闻见中,心目异喧寂。
西郊亦人境,静者得幽僻。
交错引翠条,萧疏布林石。
春事满高窗,鸟声在檐隙。
悠然古招提,旷若新开辟。
嘉招及令序,竟日随飞锡。
论诗陋休远,析理兼玄易。
既丧我于吾,焉知主为客。
欲别闻清钟,溪山暮云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禊(xiū xì):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 石濂禅师:人名,禅师的名字。
- 招同:邀请同去。
- 雅集:文人雅士的聚会。
- 长寿禅林:地名,指长寿的禅宗寺院。
- 真妄非二途:真实与虚妄不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 愚智各有适:愚笨和智慧各有其适合的场合。
- 心目异喧寂:内心和外界的喧嚣与寂静不同。
- 西郊亦人境:西郊也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 静者得幽僻:喜欢安静的人能找到幽静偏僻之地。
- 交错引翠条:树枝交错,绿叶引路。
- 萧疏布林石:稀疏的树木和布满的石头。
- 春事满高窗:春天的景象充满了高大的窗户。
- 檐隙:屋檐的缝隙。
- 悠然古招提:悠闲自在的古老寺庙。
- 旷若新开辟:空旷得好像新开辟的一样。
- 嘉招及令序:美好的邀请和时令的顺序。
- 飞锡:僧人游方。
- 论诗陋休远:讨论诗歌,鄙视远离。
- 析理兼玄易:分析道理,同时涉及玄学和易经。
- 既丧我于吾:既然我已经迷失了自我。
- 焉知主为客:怎么知道主人就是客人。
- 清钟:清脆的钟声。
- 溪山暮云碧:溪流和山峦在傍晚的云彩下显得碧绿。
翻译
真实与虚妄并非两条不同的道路,愚笨和智慧各有其适合的场合。在同样的听闻中,内心和外界的喧嚣与寂静不同。西郊也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喜欢安静的人能找到幽静偏僻之地。树枝交错,绿叶引路,稀疏的树木和布满的石头。春天的景象充满了高大的窗户,鸟声从屋檐的缝隙中传来。悠闲自在的古老寺庙,空旷得好像新开辟的一样。美好的邀请和时令的顺序,整天随着僧人游方。讨论诗歌,鄙视远离,分析道理,同时涉及玄学和易经。既然我已经迷失了自我,怎么知道主人就是客人。想要告别时听到清脆的钟声,溪流和山峦在傍晚的云彩下显得碧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濂禅师的邀请下,与诸公共游长寿禅林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林的幽静与美丽。同时,诗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与虚妄、愚智、主客等问题的深刻见解。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